制冷系統的調試與運行
2021-04-29 17:08:40??????點擊:
對于新安裝和大修后的制冷系統,必須進行運轉調試,以鑒定、完善整個系統的質量和性能。
調試的內容主要包括:
這些溫度參數直接影響了制冷機的性能(如制冷量及功率消耗等),因而必須對其進行調整,使之穩定在合理的范圍之內。
一、調整蒸發溫度
1、根據冷間溫度來確定蒸發溫度對于冷藏設備來說,冷間溫度是指食品的冷藏溫度;對于空調設備來說,冷間溫度是指房間溫度。制冷裝置運行的最終目標,就是要達到用戶所需求的冷間溫度。
正常情況下,冷間溫度主要由蒸發溫度來控制。蒸發溫度(制冷劑的沸點)直接影響著被冷卻介質的溫度(如載冷劑、冷媒水和空氣),被冷卻介質的溫度又決定著冷間的溫度。
從傳熱學角度考慮,蒸發溫度與冷間溫度的差值越大,傳熱效果越好。但是,若溫差過大,則意味著蒸發溫度過低。從制冷原理得知,在冷凝壓力不變的情況下,蒸發溫度越低,制冷劑的流量和單位制冷量就越小,制冷系數也就越低。因此,蒸發溫度的調整過程,就是選擇一個合理傳熱溫差的過程。
理論與實踐證明:蒸發器以空氣作為傳熱介質時,空氣為自然對流,傳熱溫差一般取8~12℃;空氣為強制對流,傳熱溫差一般取5~8℃。蒸發器以冷媒水或載冷劑為傳熱介質時,傳熱溫差一般取4~6℃。
在調試過程中,通常近似地把壓縮機的吸氣壓力看作蒸發器中制冷劑的蒸發壓力,與此壓力相應的飽和溫度即為蒸發溫度。把蒸發溫度和冷間溫度的差值與上述合理溫差進行比較,[制冷百科公眾號hvacrbk],可得知蒸發壓力的調整是否合適。例如:
在墻排管式冷藏庫中,當R22壓縮機,從飽和熱理性質表可查出R22當前吸氣壓力對應的蒸發溫度約- 25℃,在直接冷卻系統中,通常要求蒸發溫度比冷間溫度低5~10℃,那么在-25℃蒸發溫度下,能滿足冷間溫度保持- 15~20℃的要求。
又如在空調冷水機組中,若R22壓縮機吸氣壓力為0.45MPa,相應蒸發溫度約為3℃,考慮到冷媒水溫度與蒸發溫度需保持4~5℃的溫差、冷媒水與冷間空氣需保持5~10 ℃的溫差,可滿足風機盤管保持13~18c的送風溫度要求。
3、膨脹閥的調試方法在工作條件穩定的情況下,制冷系統蒸發溫度和蒸發壓力的調整,主要是對熱力膨脹閥的調整。例如一冷庫使用水冷機組,制冷劑為R22,要求保持冷間溫度是- 10℃左右,機組第一次試運轉中,其調試過程如下:
3.1 起動壓縮機讓制冷裝置投入調試運行。
3.2 在開始調試時,由于冷間溫度比較高,把膨脹閥的開啟度調至蒸發器出口開始結霜狀態,然后再稍開大一點,讓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。應當指出,膨脹閥開度不宜過大,過大易產生“液擊”,但也不能把開度調得過小,因為過小造成制冷量過小,降溫速度太慢。
3.3 制冷運行比較穩定后,再調節膨脹閥,使霜層結到回氣管的末端(即壓縮機的吸入口),但壓縮機氣缸上不允許結霜,否則易引起“液擊”。
3.4 在調節膨脹閥的操作過程中,每一次的調節量不能過大,一般每次調1/2~1/4圈,而且調整一次后,讓它有20min左右的運轉時間。經多次反復調整,使冷間溫度下降至- 10℃時,(即蒸發溫度為- 20c) 。
3.5 在調整膨脹閥的同時,應注意其他運行參數的變化。按照冷凝溫度與冷卻水溫度之間的關系,合理的冷凝溫度應比 30℃高5~9℃,同時蒸發器的結霜連續均勻,吸氣溫度在-5~0℃(若有氣液過冷器,保持在15℃過熱度為宜),如無吸氣溫度計,則能見到霜剛好結到壓縮機的吸入口,調試到此基本達到了設計要求。
調試的內容主要包括:
-
調整蒸發溫度;
-
合理的冷凝溫度;
-
檢驗吸氣溫度;
-
排氣溫度及過冷溫度;
-
校驗自動保護元件的調定值等。
這些溫度參數直接影響了制冷機的性能(如制冷量及功率消耗等),因而必須對其進行調整,使之穩定在合理的范圍之內。
一、調整蒸發溫度
1、根據冷間溫度來確定蒸發溫度對于冷藏設備來說,冷間溫度是指食品的冷藏溫度;對于空調設備來說,冷間溫度是指房間溫度。制冷裝置運行的最終目標,就是要達到用戶所需求的冷間溫度。
正常情況下,冷間溫度主要由蒸發溫度來控制。蒸發溫度(制冷劑的沸點)直接影響著被冷卻介質的溫度(如載冷劑、冷媒水和空氣),被冷卻介質的溫度又決定著冷間的溫度。
從傳熱學角度考慮,蒸發溫度與冷間溫度的差值越大,傳熱效果越好。但是,若溫差過大,則意味著蒸發溫度過低。從制冷原理得知,在冷凝壓力不變的情況下,蒸發溫度越低,制冷劑的流量和單位制冷量就越小,制冷系數也就越低。因此,蒸發溫度的調整過程,就是選擇一個合理傳熱溫差的過程。
理論與實踐證明:蒸發器以空氣作為傳熱介質時,空氣為自然對流,傳熱溫差一般取8~12℃;空氣為強制對流,傳熱溫差一般取5~8℃。蒸發器以冷媒水或載冷劑為傳熱介質時,傳熱溫差一般取4~6℃。
在調試過程中,通常近似地把壓縮機的吸氣壓力看作蒸發器中制冷劑的蒸發壓力,與此壓力相應的飽和溫度即為蒸發溫度。把蒸發溫度和冷間溫度的差值與上述合理溫差進行比較,[制冷百科公眾號hvacrbk],可得知蒸發壓力的調整是否合適。例如:
在墻排管式冷藏庫中,當R22壓縮機,從飽和熱理性質表可查出R22當前吸氣壓力對應的蒸發溫度約- 25℃,在直接冷卻系統中,通常要求蒸發溫度比冷間溫度低5~10℃,那么在-25℃蒸發溫度下,能滿足冷間溫度保持- 15~20℃的要求。
又如在空調冷水機組中,若R22壓縮機吸氣壓力為0.45MPa,相應蒸發溫度約為3℃,考慮到冷媒水溫度與蒸發溫度需保持4~5℃的溫差、冷媒水與冷間空氣需保持5~10 ℃的溫差,可滿足風機盤管保持13~18c的送風溫度要求。
3、膨脹閥的調試方法在工作條件穩定的情況下,制冷系統蒸發溫度和蒸發壓力的調整,主要是對熱力膨脹閥的調整。例如一冷庫使用水冷機組,制冷劑為R22,要求保持冷間溫度是- 10℃左右,機組第一次試運轉中,其調試過程如下:
3.1 起動壓縮機讓制冷裝置投入調試運行。
3.2 在開始調試時,由于冷間溫度比較高,把膨脹閥的開啟度調至蒸發器出口開始結霜狀態,然后再稍開大一點,讓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。應當指出,膨脹閥開度不宜過大,過大易產生“液擊”,但也不能把開度調得過小,因為過小造成制冷量過小,降溫速度太慢。
3.3 制冷運行比較穩定后,再調節膨脹閥,使霜層結到回氣管的末端(即壓縮機的吸入口),但壓縮機氣缸上不允許結霜,否則易引起“液擊”。
3.4 在調節膨脹閥的操作過程中,每一次的調節量不能過大,一般每次調1/2~1/4圈,而且調整一次后,讓它有20min左右的運轉時間。經多次反復調整,使冷間溫度下降至- 10℃時,(即蒸發溫度為- 20c) 。
3.5 在調整膨脹閥的同時,應注意其他運行參數的變化。按照冷凝溫度與冷卻水溫度之間的關系,合理的冷凝溫度應比 30℃高5~9℃,同時蒸發器的結霜連續均勻,吸氣溫度在-5~0℃(若有氣液過冷器,保持在15℃過熱度為宜),如無吸氣溫度計,則能見到霜剛好結到壓縮機的吸入口,調試到此基本達到了設計要求。
版權聲明: 本內容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因無法獲得原始出處無法標明來源敬請諒解,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及時在文章后留言說明,我們將盡快處理,對可能產生的任何影響我們均不承擔責任,并且也不代表泰州卓義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的觀點和立場 |
- 上一篇:機房精密空調兩器主要特性 2021/5/11
- 下一篇:R410A,R32,R290三種制冷劑各項數據對比 2021/3/22